close
- 教養小孩是父母檢視自我的過往,陪著小孩再次成長的好機會
- 我告訴自己,與其遺憾與空想,不如給自己更多的可能。至少努力過,踏踏實實的為自己活過,哪怕後來不盡人意。活著,就沒有遺憾了。
- 發現對孩子的管教態度,取決於你內在的人格特質,而你內在的性格其實取決於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。當你學習用長大的眼睛重看兒時的自己時,你會發現你越了解自己,就越了解自己的小孩。
- 父母最大的毛病,往往忽略孩子其實也是一個人。一般父母教養子女的藍圖,總是充滿完美而過於理想化,一昧要求孩子,卻沒想過自己本身的生活,有時也有一些要命的缺乏和力不從心的沮喪。
- 父母越真實,越不像高高在上的操控者,就越能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孩子,拉近你和孩子之間的距離。
- 大人在管教小孩時,常常過於急切的告訴孩子「什麼應該做、什麼不可以做」。當我們還小時總把父母想像成一個完美無缺的人,長大後發現父母的缺點後,往往變的非常失望與憤怒。
- 我和孩子相處時,不會刻意隱藏自己的脆弱與缺點。我的孩子知道媽媽的優缺點,甚至知道媽媽有些缺點可能一輩子都改不掉,但一點都不妨礙他們對我的感情。我是個不完美的大人,也承認自己的不完美,反而能讓自己和孩子的心靈更加接近。
- 任何青少年,無論外表看來是多麼缺乏定性,在他們心底深處,其實都希望能為自己找到一個清楚、明確的自我圖像。要是你因不了解他們所經歷過程而想加緊控制他們,你就越發刺激她來語你作對。
- 有智慧的媽媽應該一邊照顧小孩,一邊和孩子一起成長。除了陪著孩子探索學習,也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培養興趣,等到孩子越來越大,媽媽越來越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,也許之前培養的興趣,就可以變成自己的專長和生活的寄託。
- 孩子不是我們的面子,也不是我們的獎牌和光環。孩子,是他自己。如果你愛孩子,就要引導孩子活出自己,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因為父母再怎麼愛孩子,都無法取代孩子的人生,總有一天孩子都會離開父母,飛向自己的天空。
- 愛,不是用來控制,也不是用來犧牲,而是成全子女走上自己的路,幫助孩子找到綻放自己的舞台,父母也學習放手並安排好自己的人生。沒有負擔的親情,說不定可以讓彼此更和諧更親近。
- 沒讓孩子嘗試,好奇心沒得到滿足。一種可能是,孩子逐漸喪失創造力;另一種可能是,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做他想做的。沒有大人陪伴,危險度更高,不如咬緊牙關讓孩子嘗試一下,並和孩子討論更安全的做法,通常孩子會因此更信任父母,變的更喜歡和父母討論心裡的想法。
- 其實人的想法會改變,孩子也會一步一步成長,媽媽應該依據內心的聲音和孩子的成熟度隨時做調整,而不是用別人的尺度綑綁自己和小孩,徒增壓力和煩惱。
- 再試一次吧!即便往後沒成功,也不至於有太大的遺憾,因為妳已經那麼努力,也許老天爺會給你另一條路,更適合你的。
- 歌德說過 : 唯有當你相信自己,你才開始活著。順著你自己的聲音走吧,唯有自己才明白在做什麼,也唯有自己才知道如何才不會留下遺憾。
- <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> : 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,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。
- 別把母職當苦工,只要用對方法對待孩子,就能在付出的同時得到快樂! 從此,我從表象的辛苦付出,轉變成內在對自己的關照,「有機教養」的觀念也因此而生。
- 「有機教養」,就是讓愛可以自由流動。流動的愛是活的,彼此有來有往,相互關心。愛與被愛本來就應該要對等,絕不是媽媽單方面付出、失去自我。
- 愛,是讓家中的每一個人自由自在的做自己。
- 父母與其強迫孩子去學作文,不如先讓自己愛上閱讀,唯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孩子。
- 每次說故事時,我總會留下一些伏筆,或故意吊孩子的胃口,讓孩子自己去找書來看個究竟。不說標準的答案,不按書裡既定的脈絡走,留給孩子一些想像的空間,反而能增加孩子閱讀的能力。
- 閱讀重質不重量,千萬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讀多少書或非讀什麼書不可。陪伴孩子,找到閱讀的樂趣與感動,孩子自然就會愛上閱讀。
- 父母對子女的呵護,應該像手握一隻鴿子,緊到足以保護安全,但又不致使之窒息,更不要使之無法展翅飛翔。
- 宇宙萬物都是波動,只要你發出幸福的波動,幸福自然就會來到你的身邊。
- 媽媽有時要學著善待自己,包容自己。其實我們本來就不完美,只要慢慢努力、慢慢修正做不到、做不好的事。我總覺得上天有一雙眼睛,會眷顧不完美但誠懇努力的人。
- 想成功最快的方法,就是做你喜歡做的事。只要你持續保持熱情,在真正熱愛的工作上努力,便能懷抱夢想度過聰明有趣的一生。
- 每天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,決定不再逃避,勇敢的列出讓自己恐懼的事項。他決定花一年的時間,每天去做一件讓自己恐懼的事,看看面對恐懼的一年之後,能否突破自己、超越自己,找到新的人生目標。
- 人生永遠不會嫌晚,但你得打開自己心裡的開關,讓你的能量有出口跑出來。雖然感覺自己只是跨出一小步,在心靈上卻是大大的躍進。原來只要自己願意鬆動過去的桎梏,哪怕只是輕輕的碰觸,生命底層有好多東西,也會跟著一點一滴冒出來。
- 唯有父母願意給自己更多生命的可能,將心比心,才有可能給孩子更多空間去發展自我。
- 最圓滿的親子關係應是成就孩子,也成就你自己。媽媽做自己,也讓孩子做自己。挖掘孩子的天賦,讓孩子長成他自己的樣子,媽媽也就藉由養育孩子,修剪生命的枝葉,圓滿自己的人生。
-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,說不可能的就是自己。媽媽其實可以成為自己心靈的發電機,每天為生活創造一點小驚喜,做一點小改變。日子久了,就能扭轉原本枯燥的生活與心境。
- 找到自己的渴望,投注熱情的火種,最後必須鼓起勇氣點燃它,還要不斷地搧風維持火力。
- 最後,女人,你的名字不只是母親。
以上文章節錄自 媽媽做自己,孩子就能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