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CH1 正向的態度

1. 孩子不如"美好的舊時代"裡表現的那麼好,是因為哪兩大主要原因?

成人典範消失與孩子的學習機會遭剝奪。過去孩子的學習機會是由外在情勢所提供,今日則必須由我們提供,好讓孩子們發展出責任感和主動性。

2. 什麼是七大重要認知與能力? 為什麼欠缺這些會導致孩子們不當表現?

A. 對個人能力的健全認知 "我有能力"

B. 對重要人際關係的健全認知 "我的貢獻有意義,而且被需要"

C. 對個人力量或影響生活能力的健全認知 "我可以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"

D. 健全的內省能力 "有能力理解自己的感情,且能自我約束及自制"

E. 健全的人際關係能力 "和他人共事的能力,並能透過溝通、合作、協商、分享、同理心和傾聽發展出友誼'

F. 健全的系統性能力 "以負責、適應、彈性與正直的態度,回應現實生活中的規範與後果"

G. 健全的判斷能力 "運用智慧,根據適當的價值觀來評估情勢"

3. 教導孩童有哪三種不同的方式?其中的差異為何?

嚴厲(過度的操控) : 有秩序無自由,毫無選擇

溺愛(毫無限制) : 有自由,卻無秩序,無限的選項

正向教養(溫和且堅定) : 有秩序也有自由,有限的選項

4. 請討論正向教養和其他教養方式的兩大主要差別,以及為何這種差異有著重要的長期效果差異。

正向教養的目的是達到當下的負責與合作,以及長期的正面結果。

嚴厲時,孩子們仰賴的是外在的控制,時時掌控孩子的行為就變成大人的責任。當大人不在場時,孩子就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
溺愛時,把孩子教導的不負責任,孩子與成人都放棄了責任。

5. "看似有效的工具,並不真的有效" 是什麼意思?

處罰確實有效能夠立即終止不當行為,但是長期結果來看是負面的

處罰帶來的四個R後果

A. 恨(resentment) : 不公平! 我無法相信大人

B. 報復(revenge) : 現在你們占上風,但是我會討回來的

C. 叛逆(rebellion) : 我就偏要違反你的想法,已證明我不需要照你的話做

D. 退縮(retreat) : 偷偷摸摸或削弱自尊

6. 孩子若在嚴厲的教養環境下,會產生什麼長期效應?原因是?

缺乏歸屬感與價值感(也就是缺乏愛)。被處罰的孩子想的是以後有機會就反抗,對他們的自我造成更大的損傷。

7. 孩子若在正向的教養環境下,會產生什麼長期效應?原因是?

擁有歸屬感與價值感。肯定他們的感受才是尊重,接著相信孩子們能度過這種失望,並在過程中發展出一種"我有能力處理這件事"的感覺。

讓孩子參與界線的設定與執行,他們會比較願意接受規範。

8. 為什麼事情在好轉前會先暫時轉壞?

"飛踢自動販賣機效應",孩子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的行為,當父母改變行為模式時,孩子們就會努力找回與以往相同的模式,此時他們可能會誇大自己的行為(變得更惡劣)。

9. 身為家長,你希望透過自己與孩子的互動,讓哪些特質內化到孩子的心理?

正面的自我認知、合作、幽默感、解決問題的技能、耐心、同理心、關心他人等

10. 有效教養的條件為何? 為什麼他們有長期的效果? 這些條件和處罰比較起來又如何?

A. 溫和且堅定(尊重與鼓勵)

B. 讓孩子感到歸屬感與價值感(有聯結)(傳達出愛的訊息)

C. 有長期的效果 (讓他們自我去思考該不該做?如何做?)

D. 有良好品格應有的社會和生活技能 (尊重、關心他人、解決問題、負責、貢獻與合作等)

CH2 正向教養的基本概念

1.贏得孩子的心,和贏過孩子之間,有什麼差別?

   當成人用尊敬且尊重的方式(也就是溫和且堅定)對待孩子,並且相信孩子有能力配合並做出貢獻,這時才能贏的孩子的心。要做到這點,成人必須不斷鼓勵孩子,且花時間訓練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。

   以力服人,藉由壓制來贏過孩子,只會讓他們成為失敗者,當孩子失敗之後會變得更叛逆或盲目順從。

2.什麼是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?  合作就是要創造出孩子們樂於傾聽並且配合的氣氛。

   A. 向孩子表達你理解他們的感受,並和他們反覆確認,你的理解是否正確。

   B. 表達同理心,但態度不是溺愛。同理心不等於你完全同意或溺愛。只是單純意味著妳理解孩子的觀點。此時若父母或師長分享自己類似的感受或行為,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。

   C. 分享你的感受和觀點。如果前兩個步驟是以真誠而友善的態度進行,孩子會願意聽你說話。

   D. 邀請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方法上。問他有什麼想法,可以避免未來類似問題。如果沒有的話,大人提供一些建議,直到你們達成協議。

  • 下棋輸時,小孩心情不好,應該如何跟他們說?

我了解你現在下棋輸了心情不好的感受,即便是我,我有時也還是會有這種感受。

你可以接受你現在不開心的感覺,先站起來走走玩玩具讓自己放鬆轉移注意力好嗎?  

以前舅舅下棋輸的時候,還有翻桌,這會導致其他人不想跟他玩,你也想要沒人陪你玩嗎?

那我建議只要輸棋的人就先下來休息,輪其他人玩好嗎?  你也可以順便思考為什麼剛剛對手會贏了?

3. 要讓正向教養對孩子有效,有哪些更重要的必備態度?

鼓勵、理解與尊重。行為背後的感覺和態度,將會決定行為本身怎麼做。

4. 人是群聚的動物,是什麼意思?

社會環境決定了行為。當孩子處於生存模式時(想弄清如何才能擁有歸屬感和價值感),卻往往被成人誤解孩子正在拿出錯誤的行為。

5. 人的所有行為,都是因為想要達成哪個重大目標?

歸屬感與價值感

6. 為什麼孩子經常出現"無助於達成自己的主要目標"的行為?

孩子是敏感的觀察者,卻不擅於詮釋。

7. 行為不當的孩子,試圖告訴我們什麼?

我沒有歸屬感,沒有價值。我對於如何獲得歸屬感與價值感,有著錯誤信念。

8. 如果我們牢記孩子不當行為底下隱藏的訊息,我們會有什麼樣的不同表現?

在不當行為的背後是一個孩子,他只想要擁有歸屬感,而且不知道如何使用外界能接受的有效方式獲得歸屬感。

9. 什麼是社會情懷?為什麼發展出社會情懷很重要?

對他人展現真誠的關懷,並真誠的懷抱想要對社會有所貢獻的願望。如果無法對社會有所貢獻,那一切的學習也都沒意義了。

10. 阿德勒所謂的平等是什麼?

平等不等於相同。阿德勒的平等意味著所有人都擁有同樣的尊嚴與尊重。

11. 為什麼正向教養中,容不下羞辱?

因為有羞辱就沒有平等與互相尊重。

12. 錯誤的目的是什麼?

是學習的最佳機會,讓自己改進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
13. 為什麼擁有接受"不完美的勇氣"很重要?

我們需要改變對犯錯的看法,我們應該對犯錯感到高興,因為這就是最佳的學習機會,不是一件壞事,那麼當事人比較容易擔起犯錯的責任。如果我們把犯錯看成是壞事,就容易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或是挫敗,而變得對自己或是他人產生防衛、閃躲、批判或挑剔的行為。另一方面,若犯錯就是學習的機會,那麼勇於承認犯錯,就像冒險一樣會帶來新機會。"很期待從這次機會中,學到新的經驗" 所以,承認犯錯就是原諒自己的重要因素。

14. 為什麼我們要教導孩子錯誤是學習的機會,不要因錯誤而感到丟臉?

勇於承認犯錯,就像冒險一樣會帶來新機會。"很期待從這次機會中,學到新的經驗" 所以,承認犯錯就是原諒自己的重要因素。

15. 修正錯誤的3R方法是什麼?

A. 承認(recognize)- 抱歉,我犯錯了

B, 和解(reconcile)- 對不起 我道歉

C. 解決(resolve)-讓我們一起努力找出解決的方法

16. 有哪一個關鍵,可以敲開一切關閉的門?  確認傳達送出"愛的訊息"

大人錯誤的行為造成了孩子錯誤的行為。只要大人改變自己的行為,孩子也會隨之改變。大人要記得傳達出愛的訊息,親子都可以體驗到更多的喜樂以及正面結果。

CH3 出生順序的重要性

1. 了解出生順序的主要目的是什麼?了解出生順序對你與孩子的互動有什麼幫助?

了解孩子為何對自我做出錯誤的詮釋。也可以讓大人進入孩子的世界,去理解孩子所認識的現實是什麼。

2. 手足之間相互比較時,孩子會有哪些常見的選項?

A. 朝著別的領域去發展能力

B. 與手足直接競爭,並且勝出

C. 叛逆與報復

D. 直接放棄,反正搶不贏

3. 出生順序的資訊,可能會被如何誤用?

不是為了貼標籤或創造刻板印象,而是為了幫助我們增加對自己以及孩子的認識與了解,好讓我們在關係中更有效率。

4. 每個出生順序的典型特質是什麼?

老大:負責、領導者、霸道、完美主義者、挑剔、有規矩、有條理、好勝、獨立、不願冒險、保守。

老么:寵壞

中間: 自己必須不一樣才能被看見。

5. 溺愛會造成哪些風險?為什麼有些家長還是要溺愛孩子?

溺愛會讓孩子以為他們必須操控他人為自己服務,才能顯現自己的重要性。容易造成孩子以為他們自己能力不足。許多家長真心以為,這是展現愛的方法。我聽過有人說,孩子日後有大把的時間去適應這個冷酷的世界,為何不盡量延長他們現在輕鬆快樂的日子?這些家長不明白,信念、習慣、特質一旦建立,要改變難如登天。我們在孩童時期奠定的信念,會成為成年後的"生活藍圖",而且這些信念可能根本就不適用於成年的世界! 家長寵孩子的原因還包括"這是最件簡單的方法" "能滿足自己被孩子需要的感覺" "好家長就應該這麼做"。他們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不必經歷他們小時候的艱難,父母也可能受到來自朋友或家族的壓力,要他們對於孩子好一點。以上原因都是為了讓大人能夠更輕鬆、感覺更好,缺剝奪了孩子練習的重要生活技能的機會,而且家長也沒有考慮到長期的效果。

6. 哪些因素會造成出生順序的例外?

性別(如果老大與老二的性別不同,兩個都可能發展出老大的特質)、年齡間隔(間隔四歲以上,心理上的老大與老么)、家庭氣氛

CH4 重新檢視不當行為

1. 在所謂的"孩童不當行為"中,成人有哪些要負責任的部分?

用指責、羞辱和痛苦來罵小孩,小孩產生沒有歸屬感與價值感,大人應該要負責。

2. 所謂的不當行為,還可以用哪些詞彙取代?

缺乏知識(或意識)、欠缺有效技能、做出特定年齡會做出的行為、挫敗的表現、暫時退縮至原始腦

3. 什麼是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目的?

A. 過度尋求關注 : 唯有擁有你的注意力時,我才有歸屬感

B. 爭奪權力 : 只有我當老闆或你不是我老闆時,我才有歸屬感

C. 報復 : 我沒有歸屬感,但至少我可以報復

D. 自暴自棄 : 我不可能爭奪到歸屬感。算了,放棄。

4. 孩子對於每個目的,會有哪些錯誤信念?

(見表)

5. 為什麼辨別這些目的很重要?

當我們了解這些錯誤目的以及信念,就能知道我可以採取哪些最有效的方法,來幫助孩子完成他們真正的目的(歸屬感與價值感)

6. 協助成人分辨目的之兩條線索是什麼?

A. 你的感覺 B. 孩子的反應

7. 在這四個目的之下,成年人對行為的主要情緒反應是什麼?

(見表)

當我們感覺被威脅、受傷害或自己不足時,那種的感覺是如此的無助,於是我們瞬間拿出次級反應"憤怒",以求掩蓋被威脅、受傷害等的感覺。憤怒時我們至少雍有權力的假象-我們能拿出行動,儘管那不過是咆嘯、狂暴或是口出惡言。

8. 在這四大目的之下,當你告訴孩子要停止不當行為時,他們會如何回應?

(見表)

9. 你能採取哪些有效反應或行為,以糾正源自錯誤目的的不當行為?

(見表)

10. 為什麼這四個目的被稱為錯誤的目的?

因為他們都是來自於"如何得到歸屬感與價值感"的錯誤理解

11. 孩子的行為並非基於事實,而是基於什麼?

孩子行為的基礎是他們主觀認定的事實,而非真正的事實。

12. 孩子試圖用不當行為告訴你什麼?

他們想要歸屬感與價值感

13. 為什麼不容易記住孩子試圖告訴你的事?

A. 大多數成人面對行為不當的孩子時,並不想要保持正面態度。

B. 大多數成人不了解,是自己的不當行為引發了孩子的不當行為,因此不願意接受自己在這場鬧劇中的責任。意識到這點而不歸咎,是解決衝突的一大步。

C. 少數能以正面鼓舞來回應不當行為的成年人,往往被孩子拒絕。

14. 當孩子行為不當時,為什麼他們可能會拒絕你正向的嘗試?

因為孩子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在最需要鼓勵的時候,並不總是能接受鼓勵。他們的情緒太過於激動,以至於無法接受。等過了冷靜期,再嘗試鼓勵。

15. 通常哪些孩子最需要愛?

最需要愛的孩子往往表現的最無法讓人去愛。

16. 為了協助孩子克服他不當行為的動機,你能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什麼?

鼓勵是改變行為最有效的方法,一個受到鼓勵的孩子,就沒有必要以不當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心聲。

CH5 如何善用邏輯後果

1. 家長和老師如何偽裝處罰?

把自己要求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做法

2. 孩子們遭到處罰時,心裡在想什麼?

有些孩子會認定自己很壞或毫無價值。有些孩子決定不要重蹈覆轍,但是他們是出自恐懼與威嚇才這樣做,而不是因為他們接受了是非原則--這些孩子日後會盲目追求肯定,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,因為他們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。其他孩子則可能在想日後要如何擊敗你,如何報復,或是如何避免被逮到。

3. 處罰的立即效果是什麼?

可以制止不當行為

4. 處罰的長期效果是什麼?

成人贏過了孩子,終將會讓孩子成為輸家。

5.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要小心,看似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有效?

處罰有立即效果,但長久下來孩子因此想著要復仇、想著下次不要被你抓到,或因恐懼與自卑而變得太過於乖順,成人終究還是輸掉了教養的戰爭。

6. 如果大人堅持要贏,那孩子只剩下什麼位置?

輸家

7. 什麼是自然後果? 舉例說明

站在雨中會淋濕、不吃飯會餓肚子、忘記穿外套會變冷

8. 成人在自然後果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

大人最好站在旁觀的角色。可以跟他們說 "我想xxx一定讓你很難過"  "我愛你,我相信你一定有能力可以處理好這件事情"。不要訓話或責備。

9. 邏輯後果的定義是什麼?

邏輯後果需要成人、家庭會議或班級會議中其他人的介入,要判斷出哪種後果會創造出"有幫助的學習經驗",以便鼓勵孩子選擇負責的合作。

10. 什麼是邏輯後果四大R條件?

A. 相關 RELATED : 行為與後果之間有關聯性

B. 尊重 RESPECTFUL : 結果不帶有歸咎、羞辱或痛苦,應該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執行,同時尊重每一個參與的人

C. 合理 REASONABLE : 不夾帶額外的意義,而且結果不但對成人合理,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也是合理。

D. 事前告知 REVEALED IN ADVANCE : 讓孩子有機會知道如果他選擇某種行為的話,就會發生的事或是你會如何處理

11. 如果邏輯後果的四大條件缺一的話,會如何變成一種處罰? 舉例說明。

如果小朋友亂畫書桌時,大人沒有展現尊重羞辱孩子或是要求學生清理所有的桌子,都會變成一種處罰。

其實可以詢問 "喔喔!你現在應該怎麼辦呢??"

12. 若孩子經歷到的,不是邏輯後果的四大R條件時,他們會經歷什麼?

孩子體會到的是處罰帶來的四個R後果 : 恨、報復、叛逆、退縮

13. 成人是基於什麼樣的錯誤信念,會運用權力,強加苦難?

我是大人,你是孩子,我說什麼你就做什麼,否則你就得付出代價。

14. 為什麼溫和且堅定非常重要?

15. 為什麼很難同時表現出溫和與堅定?

16. 為什麼有時候不作為才是最有效的方法?

17. 為什麼邏輯後果不是每一種不當行為的最佳解決方案?

"如果沒有明顯的邏輯性後果,那麼就代表在這情況下並不適用邏輯後果"

18. 邏輯後果對哪種錯誤目的通常會有效(就算正在衝突中)?

若孩子的行為是為了追求"過度關注"這個錯誤目的,則只有在衝突發生的當下採取邏輯後果才會有效。

19. 若孩子行為的錯誤目的是追求權力與尋求報復,有哪兩件事情必須先發生,才能採用邏輯後果來解決問題?

先經過一段冷靜期,等到贏得孩子的合作之後,再使用邏輯後果才能順利解決問題。

20. 哪種錯誤目的不應該採用自然後果或邏輯後果?

自暴自棄錯誤的相信自己辦不到,則他需要更多的訓練,而不是邏輯後果。

21. 你要如何協助孩子探索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何種邏輯後果,而不是將後果強加在他們身上?

透過啟發式發問,協助孩子探索他們選擇的後果。

22. 絕大多數問題中,你應該把焦點放在什麼上(當然不是放在後果上)?

解決問題。

CH6 重點在解決問題

1. 解決問題的四大原則是什麼?

A. 相關 RELATED : 行為與後果之間有關聯性

B. 尊重 RESPECTFUL : 結果不帶有歸咎、羞辱或痛苦,應該以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執行,同時尊重每一個參與的人

C. 合理 REASONABLE : 不夾帶額外的意義,而且結果不但對成人合理,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也是合理。

D. 有助於解決問題 HELPFUL 

2. 聚焦在解決問題的主題是什麼?

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什麼? 解決之道是什麼?

3. 做腦力激盪時,聚焦於後果和聚焦於解決問題,會產生什麼不同?

聚焦於後果,焦點放在過去,以及如何讓犯錯的孩子為他們的錯誤付出代價

聚焦於解決問題,焦點放在未來,亦即讓小孩在未來表現的更好,重點則是將錯誤是為學習的機會。

4. 藉著詢問哪些問題,可以協助孩子排除處罰性的解決方案?

如果當事人是自己,看到這些處罰性方案會不會好受?

5. 為什麼在尋求解決問題方案之前先有冷靜期,是件很重要的事?

我們在焦躁、運用原始腦的時候,唯一的選項就是戰或逃,此時很難將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。

6. 積極暫停和傳統的暫停有什麼不同?

改善孩子的感受,好讓他們運用理性大腦,而不是讓他們感覺很糟,更步是要他們為自己行為付出代價,而是要為了要解決問題先冷靜下來。

7. 身為成年人,如果遭到同伴處罰性隔離,你的想法、感受和決定是什麼?

"這是在汙辱人嘛!你誰阿?"  不尊重也沒有效果

8. 當你需要讓情緒好轉時,如果可以進入一段由你自創的積極暫停區,你會有什麼感受、想法和決定?

感覺比較好,表現才會比較好。

9. 為什麼要孩子去"想想自己做了什麼事" 是個愚蠢的做法?

因為這個問題的假設就是成人可以控制孩子的想法,其實並不能。若孩子被命令去暫停一下,他們應該不會去想去自己到底做了什麼,比較可能是在想大人你做了什麼,以及你怎麼那麼不尊重與不公平。

10. 教導孩子積極暫停時,要注意什麼重要的原則?

A. 花時間訓練 : 先討論積極暫停有什麼幫助,教導孩子冷靜期的價值,以及等到大家感覺比較好時再解決衝突的重要性。

B. 讓孩子創造他們自己的暫停區域 : 一個能讓他們心情變好,以表現得更好的地方。"現在要怎麼做才能幫助你? 去我們冷靜的地方還是納入家庭會議的議程?"

C. 事先和孩子擬好計畫。 "讓你去你的快樂基地會有幫助嗎?" "你希望我和你一起去嗎?" "好吧!我想我自己需要暫停一下"

D. 最後教導孩子,等他們心情好轉,接下來就該找出解決問題或者補救問題的方法。

11. 孩子經過積極暫停後,有什麼良好的程序可作為後續,或是幫助他們探知他們選擇的後果?

啟發式提問,讓孩子參與了"為自己考量、為自己弄清楚事情、哪些事情對他們是重要的、他們想做什麼"

你打算完成什麼?  你對於發生的事情有什麼感受? 你覺得是什麼造成這件事情的發生? 你從中學到了什麼? 未來你要如何運用你學到的東西?  (不包含為什麼,那聽起來有指控性)

12. 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後果,與協助孩子探索自己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,兩者有什麼差異?

強加的後果往往會造成叛逆與防衛性的想法;把重心放在解決問題之上,有尊重、有鼓勵、而且能促進技能發展。

13. 為什麼溫和且堅定很重要?

14. 成人為什麼很難既溫和又堅定?

15. 為什麼在生氣的時候,不要處理衝突?

16. 大人為什麼覺得有衝突要立即處理?他們在擔心什麼?

17. 為什麼在設定界線時,讓孩子參與會更有效果?

 

CH7 讓你的鼓勵有效

1. 什麼是行為不當的孩子?

行為不當的孩子是挫敗的孩子。

2. 不當行為背後隱藏的訊息是什麼?

讓大人知道他們沒有歸屬感與價值感,他們對於要如何找到歸屬感與價值感有著錯誤的信念。

3. 德瑞克斯認為,成人最重要、最能幫助孩子的技能是什麼?

鼓勵。"孩子需要鼓勵,正如植物需要水一樣,缺少了就無法生存"

4. 什麼是時機的重要性?

"我覺得我們現在都太生氣,沒辦法討論,等到我們都冷靜下來之後,我希望能談一談"

在衝突的當下,大人和孩子都會因為憤怒沒有準備好給予鼓勵與接受鼓勵。

5. 什麼是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?

   A. 向孩子表達你理解他們的感受,並和他們反覆確認,你的理解是否正確。

   B. 表達同理心,但態度不是溺愛。同理心不等於你完全同意或溺愛。只是單純意味著妳理解孩子的觀點。此時若父母或師長分享自己類似的感受或行為,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。

   C. 分享你的感受和觀點。如果前兩個步驟是以真誠而友善的態度進行,孩子會願意聽你說話。

   D. 邀請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方法上。問他有什麼想法,可以避免未來類似問題。如果沒有的話,大人提供一些建議,直到你們達成協議。

6. 要讓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發揮功效,成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態度?

鼓勵、理解與尊重。

7. 成人需要什麼態度才能互相尊重?

8. 為什麼"特殊時光"對鼓勵孩子、激勵他們改進行為,有很好的效果?

A. 當他們確知自己擁有一段和父母共處的特殊時光,他們會產生歸屬感和價值感。孩子會感受到,在你眼中他很重要。

B. 親子共處的特殊時光可以讓你重溫當初生小孩的初衷-享受親子關係

C. 若你真的在忙,孩子卻需要你的關注,這時你比較能輕易說出"寶貝,我現在沒辦法,但是我真的很期待我們O點的特殊時光"

9. 讚美會有什麼風險?

讚美容易變成討好他人、尋求肯定的上癮者、自我概念完全依賴他人意見。

10. 鼓勵的長期效果是什麼?

引發自信

11. 讚美和鼓勵的差別是什麼?

見表

12. 你可以問什麼問題,以便判斷出你的陳述是鼓勵孩是讚美?

  • 我是在激勵孩子的自我評價,還是鼓勵孩子仰賴他人的評價?
  • 我表現出尊重還是安撫?
  • 我看到的是孩子的觀點,還是只有我的觀點?
  • 我會對朋友這麼說嘛?

13. 讓孩子參與設計日常慣例表的好處是什麼?

讓他們自己遵守,而且問說"日常慣例表說接下來要做什麼?"

14. 犯錯的目的是什麼?

犯錯是學習的最佳學習機會。

15. 你還能想出什麼其他鼓勵孩子的方法?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正向教養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arblind321 的頭像
    starblind321

    正向媽咪向前衝

    starblind3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